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李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日诚利和,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在4月21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央行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三批先后批准了北京等11个省市开展试点,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在华的外资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稳定、开放的政策环境。
10年来,试点经历一次升级、两次扩围,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目前形成“1+4+6”的格局。其中,“1”是北京,即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4”是天津、上海、海南、重庆;“6”是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方案》除增加试点任务以外,还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试点城市,和前11个试点省市一起,覆盖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诚利和,形成我国当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区域代表性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提速加力”是此次工作方案的关键词。为加快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试点的工作效率,此次试点任务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全面铺开,不再区分地区和任务批次,而是一次性向所有试点的11个省市全面铺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了一共155项试点任务。
在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的开放方面,从电信、医疗、金融、商贸文旅、交通等多个领域提出试点。例如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发展“来数加工”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允许以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探索支持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出口的联运新模式等。此外,还在赋能服务业新业态发展、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多项试点任务。
在完善要素保障方面,围绕着过境免签、永久居留、支付便利、执业资格认可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试点任务,以便利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在华从业执业;同时围绕涉外仲裁、律师执业、国际司法合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有序开展涉外法律业务。
在规则、规范相通相容方面,我们在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商用密码等重要业务领域,不断完善基础规范;在碳排放、碳足迹管理、跨境货物联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数字身份、电子发票等方面推动境内外管理规范相通相容等。
在加强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诚利和,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制定完善重点产业开放实施方案和监管措施,有序推进实施。
顺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